又一场本可胜利后险些输球的平局,阿莫林和曼联的局限在哪?

作者:jrs低调看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9日 18:09 分享

赛前,阿莫林和姆贝乌莫分别收到了10月份最佳教练和球员的奖项。

此前的三连胜确实让球队上下都显得焕然一新,大家对于未来的信心也水涨船高,但上一场惊险战平诺丁汉森林,说明了未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平坦。

更何况,月度最佳的奖项本身还带有一些魔咒。

所以此役客场挑战热刺,又是一场关键的比赛,尤其是当你在揣测本赛季双线作战的热刺,最后能排到积分榜的什么位置的时候,这场比赛的重要性就更不用多说了。

结果,曼联又贡献了一场让人很难评价的过程。



在这场比赛之前,阿莫林显然比弗兰克有着更多的思量空间。

因为从赛季开始以来,弗兰克就饱受索兰克、库卢塞夫斯基、麦迪逊难以复出的困扰,这场比赛的他们连库杜斯都没有了,所以周中打完欧冠的热刺只能在中后场尚能以主力出阵的情况下,排出理查利森、穆阿尼、布伦南-约翰逊和哈维-西蒙斯这套组合。

这套此前几乎没用过的进攻端,加上一周双赛的困难,球队表现不够几乎是可以预料的,所以在上半场,热刺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失误:















反观曼联,阿莫林甚至可以考虑在哪里提高一点强度。

本场比赛的他们,排出了一套典型的五后卫防线,左翼卫由逆足代打的达洛特换成多尔古,右翼卫则由马兹拉维代替了阿玛德-迪亚洛,另外马奎尔首发,一切都指向着曼联特别希望在客场尽力改善看起来正在拖后腿的防守。

然而这样一来,进攻端的布置就出现了疑问。阿玛德-迪亚洛从翼卫改打右边锋,夏窗引进的三叉戟就需要拆掉,谢什科坐上了替补席,这一点倒是并不奇怪,他近期表现不佳,饱受外界批评,也可以从替补席打起,缓解一下自身的压力。

唯一的疑问,就剩下了库尼亚和姆贝乌莫谁来打中锋?

严格来说,这一点也不能算是多大的疑问,因为从夏训的时候,就一直都是库尼亚代打中锋,但今天的问题在于,姆贝乌莫打在左边锋,和阿玛德-迪亚洛之间的距离就变得很远了。

所以在上半场,曼联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推进。

客场作战,来到前场不会像在主场那么容易,所以推进是首要的难题,如今库尼亚代打中锋,即便大幅回撤,队友自然也不会把多少球权交给他,再反插也不是他的特点:



而在姆贝乌莫一侧,虽然他在部分回合的回做表现尚可:





但考虑到身后的卢克-肖和多尔古都在技术上存在短板,这一侧其实更需要边锋的回撤拿球,但姆贝乌莫在这一环节显然没有库尼亚打在这个位置上那么自然,所以打不上去的时候依然不少:









最重要的是,没有了姆贝乌莫在身侧用力量和速度的支撑,阿玛德-迪亚洛在右侧几乎难有发挥,上半场的他虽然从后卫线接到了不少球,但并不能形成对这一侧纵深的直接威胁,自然也很难带动身侧的马兹拉维:





而且,他和库尼亚明显缺乏默契,所以才会在上半场的这次抢断出来的进攻,出现险些撞车的情况:



所以,阿莫林的进攻端布置其实是存在一些不足的。

不用谢什科,将其留在后手,这没有问题,让阿玛德-迪亚洛打在他更习惯的逆足位置也没有问题,但阿莫林应该将相对能输出身体的姆贝乌莫安排在中锋位置上,从而让库尼亚打在他更能发挥效果的左边锋,这样一来,只要姆贝乌莫能打得灵活一些,至少能把阿玛德-迪亚洛一侧带起来。

就算姆贝乌莫被对手限制住,库尼亚和阿玛德-迪亚洛两路能形成向前的效果,至少要比阿莫林布置出来的进攻端,在上半场只有左路有效要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形成的消耗效果会明显不同,这会逐渐改变比赛的进程。

虽然这只是理论上的细节不同,听起来之后的区别也只是微乎其微,更何况在上半场,曼联已经收获了进球,进球的源头就是从姆贝乌莫一侧形成了推进:



从而在热刺后卫的解围帮助下,形成了后续的连续进攻,姆贝乌莫用头球帮助曼联取得领先:



但在上半场,曼联因为推进效率不足,形成的反制效果不够,从而被热刺压出来的防守险情并不少:







被热刺打穿中场的次数也不少:





如果不是热刺自己糟糕的最后一传,曼联要承受的压力其实在上半场就会达到临界值。

所以,客场1-0的比分带有很大的迷惑性,这是曼联当时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他们能否尽力收获最好的结果,只能依靠自己的进攻端。

而且在比分落后之后,主场作战的热刺必定会大幅度压上,加强压迫和逼抢和力度,尤其会加强对曼联潜在反击的钳制,这是在上半场结束的时候,就可以预料到的景象,阿莫林需要在换人和调整阶段,做好这方面的预案。

这其实就指向了替补席上的谢什科们要做好为球队搏命的准备。

于是在下半场回来之后,热刺确实提高了进攻强度,出脚的时机大大提前,开始将压力直接甩到曼联后卫的身上:









所以在下半场开局阶段,曼联就在定位球环节连出险情:





这个时候,前场的表现果然开始下降,从比赛第48分钟,姆贝乌莫这次可以说是成功的处理之后:



直至谢什科登场的第58分钟前,曼联只有额外的一次成功反制:



其余的尝试,全部被热刺阻断:









所以从时间的角度来说,阿莫林换上谢什科确实非常及时,但教练在这个时候没有犯错,并不能直接指向球员登场就能提供想要的效果:









于是在曼联换了人,但反制效果并未明显提振,甚至阿莫林也没有让姆贝乌莫改回右路,从而让库尼亚回到左路的时候,曼联的进攻问题仍在,后场的压力也还是在积攒当中:



到了第64分钟,马奎尔出现了不再前顶的现象:



在当时,这是很清晰的强度下降的信号,显然后卫线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时候,但后来的镜头交待,原来是马奎尔甚至都出现了腘绳肌拉伤的情况。

于是阿莫林换上约罗,同时也换上了乌加特和芒特,这其实是一波不错的换人,而且顺带加强了中场区域,看起来足以帮助曼联通过调整撑住5-10分钟的比赛时间,但换上芒特的时候,阿莫林换下了库尼亚。

是的,如果一定要上芒特,不可能换下姆贝乌莫,但库尼亚为什么要被换下?这其中势必有体能方面的一些考量,那么在一周一赛的情况下,库尼亚是怎么在70分钟就被消耗到需要换下呢?

所以首发如此布置,70分钟的比赛过后,尤其是到了热刺准备搏命的时候,教练也只能如此调整,甭管对还是不对,客观形势已经逼迫到这个时候了。

那么,你只能相信调整之后的进攻和防守端了。

结果,进攻端的表现是这样的:







而防守端也在谢什科未能支撑住的表现后,出现了丢球:



在最后时刻只能10人作战的情况下,曼联丢掉了第二球:



用阿莫林的思路来说,换做上个赛季的曼联,这场比赛已经如此输掉了,但这个赛季不会了,所以你说完全没有进步,的确不够客观,于是在最后一个角球进攻的机会里,德里赫特又帮助曼联抢回了一分:



但这一分的结果,建立在曼联差点输球,马奎尔和谢什科相继受伤的代价上。

连续两场比赛在差点输球的情况下拿到平局,曼联的确已经和上赛季有所不同,但这两场比赛的曼联都是先进球的,却无法从攻防两端保住自己的领先优势,这总会让人不爽。

更需要注意的是,曼联这两场比赛的对手,都是需要一周双赛的。

所以曼联的这个赛季是极其特殊的赛季,那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赛季,曼联进步的程度是足够的吗?进步的程度,足以让曼联回到想要回到的位置吗?

至少在11轮比赛过后,前景没那么乐观。



我们无意在这个时候继续批评我们经常批评的球员们,因为事情都已如此,批评早已经没有了意义。

在本赛季单线作战,身边已经是库尼亚和姆贝乌莫的情况下,谢什科的所处环境已经远好于当初的赫伊伦,但他也开始遭遇赫伊伦上赛季所遭遇的一切,那么球队对此有何想法?如何解决?

启用看起来根本不想用的齐尔克泽?还是重拾夏训时库尼亚代打中锋的思路?

这个国际比赛日,阿莫林和俱乐部应该好好想一想了。




热门TAG